对强直性脊柱炎这个疾病,大家最常听说的是:强直性脊柱炎症状重、治疗难,会逐渐引发关节畸形、功能丧失,甚至残疾,被称为「不死的癌症」。
说到强直性脊柱炎,不少人“谈虎色变”。原因无它,皆因其病因与病状与别不同。据了解,此病属自身免疫性疾病范畴,病程长、病因尚不明确。其以脊柱为主要病变部位,首先累及骶髂关节,之后逐渐向上进展,造成包括骶髂关节在内的中轴骨及关节周围组织的无菌性炎症,最后发展成全脊柱纤维化和骨性强直,还会造成不同程度眼、肺、肌肉、骨骼病变。因后期发病重、治疗不易,被冠以“不死癌症”之名。那么,它真的有这么可怕吗?如何改善AS患者的现状呢?
1
恐惧点1:“埋伏”与“潜伏”
刚工作的小陈(化名)今年24岁,作为“久坐族”,他近来常感到腰背不适,去做推拿也于事无补。时值隆冬,晨起时小陈总觉得浑身僵硬,但活动活动僵硬的感觉就减轻了,小陈还以为是天气太冷把自己给“冻僵了”,就没有在意。随着病况的持续,小陈不适的感觉愈演愈烈,但等到去医院就诊时才知:自己是得了强直性脊柱炎。
诚然,小陈的情况并非特例。不同于其他中老年人骨病,强直性脊柱炎尤其喜欢“埋伏”在年轻人身边,大多发生在20——30岁的青壮年男性身上,且早期症状易缓解,有“潜伏”的特点,一开始可能就是腰背或者屁股的不适,早晨起来或久坐以后僵硬的感觉尤其明显,这种不舒服经过适当活动就会缓解,年轻人常常不以为然,以为是劳累造成的肌肉酸痛,所以早期的骶髂关节炎症状常常被忽略。有资料称,强直性脊柱炎从首次出现症状到确诊,平均有6年的延误时间,超过 50%的患者确诊时已是中晚期。
2
恐惧点2:对身心的双重折磨
随着病情发展,疼痛会逐渐扩展到胸部、颈部。正常人在呼吸时可以看见胸廓的起伏,若疾病侵犯胸部,呼吸运动就会受到限制,同样是青年人,人家测个肺活量能吹四五千,而你只能吹两三千。不适感也会越来越令人难以忍受。一侧的间断疼痛会发展为两侧长时间的疼痛,有的患者夜夜痛醒。
最严重的后果是影响脊柱,病情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控制,脊柱的正常活动会逐渐丧失。有些患者为了缓解疼痛,常常弯腰、屈髋,整个人弯成直角不能看前方,如下图所示:
此外,患者不仅要忍受躯体的痛苦,还要面对社会职能和生活自理能力逐渐丧失的结局,年轻的患者很难接受这种落差,饱受心理煎熬,抑郁和焦虑常常难以避免。
那么,患上强直性脊柱炎真的就只能“束手无策”、“束手就擒”了吗?然而,同样是强直性脊柱炎的患者如上文所说的周杰伦、蔡少芬等明星却活得有声有色,这无疑带来了一个答案,即对抗强直性脊柱炎的“两大武器”:早期发现与正确治疗。
“两大武器”对抗强直性脊柱炎
1. 早诊断,持续关注不放弃
说到诊断,大家不要以为全都是医生的责任,这里的「早期」强调患者自身的警惕性。
年轻人出现没有原因的腰背痛、晨僵或者腰椎、胸廓活动受限,亲人中有类似的情况,就应该引起重视、积极就诊。如果在影像学检查仅发现轻度关节炎时就开始接受治疗,便可尽量延缓甚至避免关节畸形和功能丧失的出现。
有的患者影像学上没有明显病变,但出现症状和骶髂关节炎体征,虽然暂时不能诊断疾病,也不能掉以轻心,患者应当定期复查,关注病情发展,配合医生的随访工作。
强直性脊柱炎的结局跟患者本人的重视程度有相当大的关系,持之以恒的关注可以延迟严重畸形和功能缺失的到来,有些甚至可以幸免。这就和吃降压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,戒烟防止肺癌一个道理,长期坚持综合治疗才能最终获益。
2. 勤锻炼,多种治疗齐上阵
对早期患者来说,纠正错误姿势和体育锻炼是综合治疗的重要部分。
很多人平时习惯低头含胸,佝偻着腰,这些姿势会使关节受力不当,加速病情恶化。
患者要时刻把自己当成一名军人,走路抬头挺胸,坐姿端正挺拔,同时坚持睡硬床、矮枕,尽量仰卧,如果胸椎或颈椎受累,还要注意停用枕头。可能加重病情的体力活动尽量不做,如长时间固定一个姿势、提重物等。